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(记者齐智颖)商汤科技已走过十年发展历程,近日,该公司董事长兼CEO徐立公布新核心战略——无缝集成数字基础设施、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,该集团将以此为基础,推动新一轮创新。随后,徐立发布内部信,表示商汤科技致力于成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务商,和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务商。
然而近期,商汤裁员的传闻也不胫而走。对此,商汤方面对央广网记者回应,该公司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,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是该公司首次被传出裁员消息,财报显示,2022年、2023年两年间,该公司员工下降1500余人。
在减员的背后,商汤的业务由此前的智慧商业、智慧生活、智能汽车、智慧城市四大业务线变为新的三大业务板块——生成式AI、传统AI和智能汽车。
2021年底,商汤曾头戴诸多光环上市,但无论是布局“元宇宙”还是“生成式AI”,该公司都一直在亏损的路上。在二级市场上,商汤的股价也坐上了“过山车”。多家券商研报显示,到2026年,商汤的净利都没有转正的迹象。
多次被传裁员,两年减员超1500名
对于此次裁员传闻,商汤方面对央广网记者回应,该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,聚焦“大装置-大模型-应用”重点业务和战略增长领域,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,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。同时,商汤方面表示,目前,商汤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正常进行中,整体业务稳健发展。
在组织架构方面,徐立在近日发布的内部信中表示,围绕战略和核心资源,商汤将构建更加集中和高效的组织架构,推动资源的集中和集约化投入,加快组织和管理的年轻化进程。
这并非是商汤首次被传出裁员,近两年,商汤多次陷入裁员风波,自2022年以来,该公司的员工数量减少情况也反映在财报中。
据央广网记者统计,截至2021年底,商汤的员工人数为6113名,达到公开数据的巅峰。而此后,该公司员工数量出现大幅下滑迹象,截至2022年底、2023年底,该公司员工数量分别为5098名、4531名。
由此计算,商汤在2022年与2023年两年间合计减员1582名,截至2023年底,商汤员工人数已较2021年底的员工人数缩减近26%。最新财报显示,商汤员工人数在2024年上半年有所上涨,为4672名。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,商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,首先是在大模型还未兴起之前,商汤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视觉,受到政策驱动拿到了比较多的融资,业务发展比较快;而大模型的出现让整个AI发展的方向发生了变化,商汤开始重点布局生成式AI。
张孝荣分析,商汤近年来人员的大规模减少与业务调整脱不开干系,过去商汤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投入了很多资源,目前市场对于该类技术的需求已经有了明显收缩。
六年半亏超525亿元,股价坐上“过山车”
2021年12月30日,商汤科技于香港联交所上市,头戴“AI四小龙”“AI第一股”等诸多光环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然而,商汤却一直在亏损的路上。
2018-2023年,商汤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4.28亿元、49.63亿元、121.6亿元、171.4亿元、60.45亿元和64.4亿元,6年累计亏损超500亿元。再加上2024年上半年的24.57亿元,商汤在6年半的时间里,归母净亏损累计已超525亿元。
对于商汤的长期亏损状况,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,AI本身有无限的潜力和场景,但具体还要看企业本身掌握了多少技术能力,商汤等一些科技公司,其技术能力能够实现的业务场景收益空间有限。
张孝荣也认为,AI在产业落地方面,一直没有达到公众的预期,核心问题是AI技术没有达到市场的需要,技术成熟度不够。
在二级市场上,商汤的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。上市后的半年时间内,商汤股价一直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。该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3.91港元/股,较发行价3.85港元/股涨1.56%,上市当日盘中一度涨超23%。随后,商汤股价一路飙升,在上市后的第4个交易日就涨到了9.7港元/股,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港元。
但好景不长,2022年6月29日为商汤公开发售前的投资者及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最后日期。次日,商汤科技股价跌破发行价,盘中一度跌超50%,市值在一日间蒸发900余亿港元。彼时商汤回应称,管理层对该集团长期价值及前景充满信心。
但解禁后,不断有大股东选择抛售商汤股票,包括软银和阿里等,阿里甚至选择了清仓减持商汤股份。商汤股价“跌跌不休”,在2024年4月30日,该公司股价达到0.58港元/股最低价,较最高价呈现出“脚踝斩”;截至2024年10月28日收盘,商汤股价报1.6港元/股,较最高点跌超80%,总市值562.28亿港元,较其曾经超3000亿港元的市值已经出现大幅缩水。
沈萌认为,近年来商汤并没有交出更好的业绩表现,度过IPO保价阶段之后,就不足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了。
业务重组致2022年、2023年营收下滑,押注生成式AI盈利遥遥无期
商汤上市的2021年,“元宇宙”概念爆火,这一年也被称为“元宇宙”元年。AI是构建元宇宙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,这让商汤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。在商汤的招股书中,“元宇宙”成了高频词,在其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中,“元宇宙”也多次被提及。
而随着“元宇宙”概念市场热度的逐渐消退,在商汤2022年的年报中,元宇宙的提及频率大幅降低。到了2023年,元宇宙再未出现在该公司的财报中。
图片来源:商汤业绩报告截图
2022年及此前,商汤的业务主要分为智慧商业、智慧生活、智能汽车、智慧城市四大业务线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该公司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出现明显下滑,与此同时,商汤积极推广生成式AI业务,业务结构进一步转型。
2023年年报显示,在2023年的业务重组中,商汤科技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——生成式AI、传统AI和智能汽车,它们分别对应着提供生成式AI的模型训练、微调及推理服务业务,传统智慧城市、智慧商业与智慧生活的非生成式AI业务,以及原智能汽车业务。
图片来源:商汤业绩报告截图
然而,此次业务重组并没有给商汤的业绩带来提振作用,2022年与2023年,该公司收入均出现明显下滑,下滑幅度分别为19%、10.6%,财报显示,下滑原因均与业务重组有关。
在新的业务板块分类下,商汤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。
商汤表示,2024年生成式AI迎来黄金发展时期,大模型和智算成为新质生产力,显著提升各行业效率。同时,商汤在财报中引用IDC报告表示,其大模型平台及应用以16%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二,AIDC服务以15.4%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商汤距离盈利遥遥无期。多家券商研报显示,预计到2026年,商汤净利润或仍为负,没有盈利迹象。
“对于港股的投资者来说,特别是港股的机构投资者,对于企业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本身都比较明晰,无论是‘元宇宙’还是‘生成式AI’的概念,当投资者不能在企业的财报中看到实际支撑相关概念的要素时,是不会买账的。”沈萌分析。
今年活跃在市场上的大模型已较去年大幅度减少。针对这一现象的原因,张孝荣分析,一是后续资金的跟进可能出现了问题,二是国内的AI产业在算力GPU硬件、软件算法的优化、数据的信息质量等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。
张孝荣认为,未来大模型的前景很好,但企业要在生存到未来之前经历生死考验。
(来源:央广网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